

甲癣(灰指甲)
甲癣,俗称”灰指甲”,中医称“鹅爪风”,现在则叫甲真菌病,它是由一大类称做病原真菌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。甲癣病变始于甲远端、侧缘或甲褶部,表现为甲颜色和形态异常。一般以1-2个指(趾)甲开始发病,重者全部指(趾)甲均可罹患。患病甲板失去光泽,日久甲板变脆而破损脱落。多呈灰白色,且失去光泽;甲板增厚显著,表面高低不平。其质松碎,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。有时,甲板可与甲床分离。
以往必须清除病甲,方法有外科手术拨甲;病甲清除后用碘酒清除真菌,直至新甲长出。现在由于多种新药问世,口服药物治疗甲癣也取得良好效果,常用的口服药物有:伊曲康唑(斯皮仁诺),酮康唑(理素劳),盐酸特比萘芬(兰美抒)等。
治疗灰指甲常用的外用药物有:硝酸咪康唑,环吡酮胺,阿莫罗芬等。因灰指甲是慢性病,所以要坚持用药,并且在治愈后要持续一段时间用药以免复发。
甲癣(tinea unguium)是指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所致病变。
甲真菌病(onychomycosis)由皮肤癣菌以外的真菌包括酵母菌等侵犯甲板所致病变。
〖临床特点〗
一、甲癣最常见的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。
二、甲癣有两种类型。一种表现为白甲,常先从甲根开始,甲板表面出现小白点,逐渐扩 大,致甲板变软下陷。
另一种损害先从甲游离缘和侧壁开始,使甲板出现小凹陷或甲横沟,逐渐发展至甲板
变脆,易碎,增厚,呈内褐色。甲下碎屑堆积常易使甲变空,翘起与甲床分离,甲板
表面凹凸不平,粗糙无光泽。
三、甲真菌病的甲板常表现为不平,呈黑色,甲板常有轻度萎缩,而不增厚,常伴甲沟炎。
四、灰指甲(甲癣)病因
健康的甲不易受感染。甲感染真菌的趋向可能与遗传、糖尿并局部动静脉 循环和淋巴回流障碍、周围神经性疾病等因素有关。在潮湿环境作业及经常受外伤的指趾甲容易被真菌感染。趾甲真菌病大多由足癣直接传播,指甲真菌病则可能从手癣传播或由经常抓足而感染,甲真菌病在足趾比手指更多见。甲真菌病的病原菌包括皮肤癣菌、酵母菌和霉菌。皮肤癣菌最常见为红色毛癣菌、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。同一甲可感染两种癣菌、两种皮肤癣菌加一种酵母菌(包括马拉色菌)或皮肤癣菌加酵母菌和霉菌等。
〖实验检查〗刮取碎甲及甲下碎屑,镜下
上一篇:【甲沟炎】
下一篇:【[服务项目]】